“國家項目要求申請者佩戴助聽器至少三個月,且復篩時必須佩戴助聽器,否則不予復篩”。
一些家長對此條款十分困惑:為什么沒佩戴過助聽器的孩子就不能申請人工耳蝸項目呢?
植入人工耳蝸的年齡越小越好,因為此時是孩子語言發育的最關鍵時期。適合植入人工耳蝸的孩子因為沒戴過助聽器就得再苦等幾個月甚至一年,對孩子珍貴的康復時間來說是一種浪費。(況且也許再等一年孩子就超齡了呢·······)
二來,申請救助項目的家庭本就經濟狀況不寬裕,一款合適的助聽器的費用要幾萬元,對他們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佩戴三個月后就沒了用處,這又造成了金錢上的浪費。
國家救助項目有此要求是有它的道理。
可以刺激聽神經發育,幫助聾兒認識聲音,建立初步的聆聽習慣,通過訓練可以對聲音刺激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為術后人工耳蝸的開機、調式程序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為術后患兒對聲音的理解、言語概念的重新建立等方面起到幫助作用。
不僅是國家救助項目,自費植入人工耳蝸的情況下,醫生和廠家也會建議先佩戴3-6個月的助聽器作為適應期,以幫助術后康復達到更佳效果。
據官方公布的審批結果不完全統計:約有1%的申請者因為未佩戴助聽器被國家項目“拒之門外”。
聲聯知音提醒遇此情況的家長,可以立即選擇佩戴合適的助聽器,并與當地殘聯充分溝通項目審批進程,密切關注下次申請機會。再此期間一定不能放松聽力語言康復訓練,康復不是從植入人工耳蝸之后開始,而是現在。
對孩子來說,每一天,每個小時,都是極其珍貴的。
聲聯知音聽覺康復連鎖是山東地區最大的助聽器經銷商!
山東地區50余家連鎖店,服務網點最多,覆蓋面最廣!
20年驗配經驗,10余萬用戶口碑相傳!
免費熱線:4009996273 網站:www.160723.tw
醫生普遍會告訴家長們
人工耳蝸植入前必須戴助聽器
對于聽障兒童,聽力行業工作者的普遍共識是早發現、早干預、早康復。人工耳蝸植入是重度極重度聽力損失重建的最重要手段,語前聾的孩子手術植入時的年齡越小效果越佳,這可最大限度地在腦可塑臨界期前避免聽感覺剝奪和擴大言語和語言技能的潛力。